来源时间为:2024-01-02
原创书单君
转眼间,香港演员周海媚离世已有半个多月了,在这半个多月里,对于周海媚的缅怀和感怀片刻不曾停过。
有网友说:“蓝洁瑛去世时我觉得可叹,吴孟达去世时我感到可惜,直到周海媚猝然长逝,我突然隐隐感到有些可怕,感觉熟悉的世界正在加速远离自己。”
其实论及周海媚,大多数人脑海所能浮现的,无非是她在1994年台版《倚天屠龙记》里饰演的周芷若。
她和同时代的许多港台明星一样,从没红到具有某种统治力,却有着自己那一段难以替代的高光。
无数类似的高光聚在一起,交汇出香港影坛歌坛人才辈出的黄金时代。而如今普遍步入中年的80后,就是在这段黄金时代中长大成人。
一个时代远离的标志,是人们开始纷纷缅怀这个时代。
香港明星有其特殊的魅力,年轻时的他们承载着内地观众最初的文娱启蒙。
陡然间仓促遥远的他们,又为80后记忆中的岁月,打上了一抹欲说还休的喟叹。
#01
黄金时代的港星群像
1985年,年仅19岁的周海媚站上香港小姐的选秀赛场。
她在镜头前款款走过,带着自信大方的笑容,然后被淘汰出局,止步30强。
回顾八九十年代的港姐名单,是赵雅芝、张曼玉、邱淑贞、李嘉欣、钟楚红……
在这之前,1977年张国荣在丽的电视举办的《亚洲歌唱比赛》中获得了亚军。中国首位签约英国EMI的歌星潘迪华,当时坐在评委席上,把他排在了当届冠军钟伟强的前面,“这男孩子一看就一脸星相,日后肯定大红大紫。”
1982年,梅艳芳参加香港新秀歌手大赛,唱了首徐小凤的《风的季节》。一曲终了,顾嘉辉在座位上愣了半晌,回过神后给她扣了一分,理由是他认为艺术是无止境的。
当时的香港,经历过战后三次内地赴港潮,人口从1946年的160万飙升至526万。
内地的知名商人,例如南海纱厂的唐炳源、远东投资的邱德根、还有被称为“面粉大王”的荣德生和荣宗敬,也在这段时期将产业迁至香港。
1999年香港评选百大企业家,其中近一半为内地迁港的商人。
商人带来了技术和资金,300万内迁人口使得制造业成本大幅降低,再加上当时内地市场大门紧闭,香港很自然就成为东南亚和欧美市场的转接点之一,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到1981年,香港这个曾经的小渔村凭借人均4100美元的GDP数据,位列“亚洲四小龙”之首。
方寸荧幕上的光影,描绘着繁荣香港的纸醉金迷,影视市场充斥各种造富神话,被资本簇拥的歌手明星如过江之鲫。
在这样璀璨星光的背景中,无论如今看来如何惊艳的人,在当时只是匆匆过客都不足为奇。
不过对于周海媚首次亮相的潦草收场,有说法是她早已被TVB看中,不希望她过早抛头露面。
在港姐评选中出局后2个月,毫无表演经验的周海媚就被安排主演《杨家将》,此后更是参演了《流氓大亨》、《义不容情》这些TVB动用一线班底打造的热播剧。
每天跟她搭戏的,不是刘德华、梁朝伟,就是刘嘉玲、曾华倩,她紧张到要在心里默念“12345”,才能在相应的时间说出背好的台词。
彼时常跟她在同个片场的,还有拼命拍戏还债的吴孟达。
其实1979年,吴孟达也曾阔过。他在出演《楚留香传奇》后声名大噪,跑到台湾走穴了一年,赚了10多万美金。
●《楚留香传奇》中吴孟达饰演胡铁花
跟他一起上无线演艺班的周润发,那会儿还没出头,被他收留在自己的豪宅里。有次吴孟达见周润发一条内裤穿了三天,随手扯了条新的丢给他。
1980年,TVB《上海滩》上映,打给周润发的电话到凌晨4点时还响个不停。
赌钱赔掉房子且欠了一屁股债的吴孟达,打电话给咸鱼翻身的老朋友,开口要借30万。
周润发回了五个字:自己想办法!
吴孟达只能回到成名前跑龙套的时光。在83版《射雕英雄传》里,他演了只有几个镜头的丐帮彭长老。
跟他一起跑龙套的,还有21岁的年轻人,面容清秀,但不出众,大家都叫他星仔。
在一场戏里,他问导演自己能不能被梅超风两掌打死,导演看都没看他:“不行,你只能被一掌打死。”
7年后,吴孟达和周星驰合拍了《赌圣》,以4133万打破了前一年周润发《赌神》的票房记录。
吴孟达后来感慨,如果周润发像当初自己随手丢给他一条内裤那样把钱丢给自己,那自己永远不会有这样再次扬眉吐气的一天。
但真要论扬眉吐气,还是当属周星驰。《赌圣》之后周星驰一发不可收拾,直到1992年,他主演的电影包揽了票房前五。
第二年,由他出演的电影更是在票房前十的电影里独占三员,正式由“星仔”蜕变为“星爷”。
在TVB不温不火的周海媚,也在这年迎来事业的转折点。1993年,她先是出演了星爷的《逃学威龙3》,接着又被张学友选为《吻别》MV的女主角。
制作人当时对她说:“你要体现和学友的‘拉扯’。”周海媚于是随着前奏走了几步,接着转身一瞥。
●《吻别》MV剧照
张学友直接不唱了,告诉制作人:“就是她了”。
《吻别》这张唱片发行后,当年就卖出400多万张。赖水清一个电话打给周海媚:“你来台湾吧,演周芷若。”金庸后来不时喃喃:“早知道是她(周海媚)来演,我就改《倚天屠龙记》的结局,让周芷若和张无忌在一起了。”
而张学友本人,凭借《吻别》直接火出了东南亚。3年后他登上世界流行音乐颁奖典礼,用国语唱了一首《真爱》,台下为他鼓掌的是迈克尔·杰克逊和席琳迪翁。
对此,张学友的老东家TVB能拍着胸脯说:像他这样的天王,我们还有三个。
而对当年的香港而言,除四大天王之外,无论是影坛的“两周一成”,还是歌坛的“南谭北李”、Beyond、许冠杰,都只是香港影视鼎盛期的冰山一角。
1991年,内地举办第9届大众电视金鹰颁奖大会,周润发受邀出席。
在内地热播剧《渴望》中扮演宋大成并获得最佳男主角的李雪健,望着周润发出场时现场沸腾的观众,又看了看自己空荡的周围,忍不住感叹:这种明星效应,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02
击中80后的香江风华
李雪健认为值得好好研究的明星效应,背后承载着那个时代内地对香港的想象和向往。
1982年内地上映的电影《少林寺》,内容被批跟风香港武打片,片尾曲《牧羊曲》被指责是台湾治下的靡靡之音。
但这些批评的声音,架不住广大观众的喜爱,在那个一张电影票只要一毛钱的年代,《少林寺》上映一年,愣是取得1.6亿的票房。
作为主角的李连杰,因为属于内地编制,每天片酬3元,拍了两年,一共赚了700元巨款。同一部电影的香港演员的待遇就完全不一样了,采取的市场化的片酬制,据说连片场吃的饭菜都不一样,所以哪怕配角也比他的收入高了不知多少倍。
但也是依靠这部电影,李连杰证明了自己的票房号召力。电影上映第二天,就有香港的投资人找到李连杰,直接塞给他两张600万支票,说你帮我们拍两部戏吧。
李连杰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脑瓜子嗡嗡的。这让他下定决心于电影上映的同年去了香港发展,后来成为80后青春记忆中最帅的武打巨星。
原本独属于港台的侠骨柔情,成为了内地走向开放和包容的时代注脚。
同一年,计划生育被全面推行为基本国策。“要致富,争当计生户”的口号传遍了大街小巷,响彻了村头村尾。
那些承诺一生只生一个的夫妻,排队在当地计划生育处领取红彤彤的《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而仍想多子多福的夫妻,无不活成春晚小品《超生游击队》里黄宏和宋丹丹的样子。
●1990年小品《超生游击队》
也是这一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跟邓小平开启了有关香港问题的谈判。
那会英国刚打赢马岛战争,撒切尔夫人看着身高不到一米六的邓小平,自我感觉良好。
首轮谈判结束后,她一脸阴沉地走出人民大会堂,在台阶上摔了一跟头。邓小平告诉旁边人:不要报道,给人家留点面子。
第二天,除了中国,其他所有国家的报纸头版都是:撒切尔夫人在北京栽了跟头。
两年后,中英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其中对港商起到强心剂作用的,莫过于声明中“一国两制”的治港方针。这意味着,即使日后香港回归,港商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资产和生意会被限制。
香港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在这层保险下被推向高潮,也成为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诞生于这个节点的80后,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而被赋予独特的时代意义,又在文化开放、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下拥有自己的独家记忆。
他们也许没有90后、00后那样富足,却不用像上一代人那样在忍饥挨饿中长大,而且因为没有兄弟姐妹,自然而然得到长辈的所有宠爱。
当时,每年都有过亿的人潮南下打工。人们争相从车窗挤进绿皮火车,限载118人的车厢常常塞进300多人。脚不沾地、睡过道、椅子底下,是有常有的事,包上去了,人没走了,也是很平常的。
初代打工人涌进快速发展的城市,辛苦一天赚到几块钱,自己不舍得用,全都攒着留给家里的孩子。
童年时期的80后们,不用上培训班,不用卷升学,放学回家后写完作业,跑到家门口振臂一呼,就能喊来一群同龄孩子。
在没有手机电脑的时代,他们彼此交换连环画,一起去村口看露天电影,翻过小溪里的螃蟹,爬过后山上的樟树,也被二八大杠咯疼过屁股。
他们穿越麦田,逮过天牛,拿玉米秆当甘蔗吃,还把手表画在手腕上。
电视只有两个频道,一个是中央台,一个是当地省台。但这不妨碍大家晚饭后,搬着小板凳坐在电视前,有时晚风吹过,信号杆子一阵摇晃,电视里就布满雪花点,得有人去摇一摇信号,屏幕才能重新清晰起来。
有限的电视频道,背后却是那个时代经济开放和文化包容。12寸的黑白电视里有好莱坞的大片,有《东京爱情故事》、《阿信》这些红遍东南亚的日剧,以及《铁臂阿童木》、《猫和老鼠》、《舒克和贝塔》这些国内外的动画片。
●《舒克和贝塔》(1989版)剧照
在外丢沙包、跳皮筋的80后们,一听到熟悉的主题曲,立刻各自往家里跑:“不玩了,我的动画片要开始了。”
当然了,每天7:00准时抵达的新闻联播,还有紧随其后那熟悉的天气预报的配乐。很多人听多了就习惯了,但可能并不知道这首配乐是著名的电子琴演奏家浦琪璋通过对《潜海姑娘》和《渔舟唱晚》两首曲子改编而来。
浦琪璋完成这首曲子后,退出了音乐界,隐身于大众视野,但他留下的动人旋律,却从1984年开始,陪伴了中国人近40年之久,一次次旋律响起,也成就了80后童年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诗意。
对了,听了这么多年央视天气预报,你可记得北京天气播报后第二个播报的城市是哪一个呢?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除了追求诗与远方,当然还是渴望更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所以固定的节目和动人旋律前后,是一个个洗脑入耳、前赴后继的商业广告:“国酒茅台,为您报时”、“鲁花,5S压榨一级花生油”、“黄土地,黑土地种地就用史丹利”、“蓝天六必治,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
而香港也就是在改开后人们渴望多元文化彼此碰撞的背景下出现,并在80后心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的。
理发店里的港星海报,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