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成为自2003年开通内地居民自由行以来访港游客数量首次出现下跌的一年。香港旅发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整体访港游客同比上升2.8,内地访港游客同比上升3.3,升幅较以往收窄,其中过夜游客同比跌4.5。旅游界议员姚思荣预测,香港旅游业“步入寒冬”。3月,整体访港游客同比下降8.7,内地游客数量同比下跌达10.0。虽然旅游业界试图挽回颓势,但效果不大。香港特区立法会8月发布的一份研究简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访港游客数量微升2.8,过夜游客数量下跌3.8,其中前者为2009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低增幅。9月,特区政府决定额外再拨1000万港元设立基金,让旅游景点运用新资源配对本身经费,加强海外推广工作。但是10月,一起游客和导游冲突致死事件再为香港旅游业蒙上一层阴影,到11月,整体访港游客数量、内地访港游客数量跌幅双双达到两位数,分别同比下跌10.4和15.4。为此,香港旅发局主席林建岳日前有感而发地表示,内地市场是“一块肥肉”,周围国家和地区都在抢,偏偏有些香港人“吃斋不吃肥肉”,那就自然会“瘦”。
旅游业是香港重要产业,对GDP的贡献约为4.7,它的衰退无疑令香港舆论对经济前景产生忧虑。香港《东方日报》27日评论称,香港旅游业的困境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由来已久,“今个圣诞假期固然一片淡静,未来恐怕也难以乐观”。除了汇率因素外,配套设施不足、缺乏新景点,加上激进组织赶客等,都是令游客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这些问题不解决,所谓吸纳高素质游客只能成为空谈。文章说,香港经济结构单调,一直依靠金融、旅游等行业支撑,如今旅游业无以为继,而金融业竞争力也不断下跌,万一出现经济危机,香港无险可守,势必遭受重创,“尤其是在高度政治化的今天,香港内斗内耗,自甘堕落,恐怕任何人都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