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香港 > 资讯杂谈 > 正文

在上海,看沈蕊兰、陈轴、杨圆圆青年影像展

发布日期:2021/2/22 3:34:20 浏览:3466

来源时间为:2020-12-20

在上海,看沈蕊兰、陈轴、杨圆圆青年影像展

上_海_

未来未来

CEF青年实验影像计划

2020.12.2019:00-23:00

首映专场&会(嘉宾专场)

艺术家

冯冰伊/马海蛟/沈蕊兰/唐潮/朱昶全

陈轴/胡伟/杨圆圆/林科/李明

策展人杨福东

艺术总监陈友桐学术主持鲁明军

项目执行林奕珊助理策展李素超

地点博悦汇影城上海外滩IMAX店

上海黄浦区枫泾路51号BFC外滩金融中心北区B1-B2

过去、现在和未来总是以某种方式连接在一起,对未来的想象、预判和质疑也是对过去的回溯和对当下的审视。时间是我们无法超越和驾驭的未知,因此未来这一抽象的时间概念注定成了人类永恒的议题。今年世界范围内发生的种种事件都在不断更新着我们未来的图景,对未来的持续探索也是思想和生命推陈出新的过程。那么,未来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它是我们的未竟之事吗?对未来的讨论将趋向何方?

作为艺术的实践者,我们希冀通过推进关于未来的问题去启发和指引我们在艺术上的思考与行动。因此,对未来的设想促成了我们发起“未来未来——青年实验影像计划”。这一计划旨在聚焦新一代青年影像艺术家的创作和思考,以此为契机拓展实验影像的边界及其多种可能的未来。一方面,主题“未来未来”是对未来概念的进一步推进;另一方面,也对“未来”本身提出质疑和批判。这一原本隶属于时间线性的相对概念如今已被赋予了太多涵义。技术发展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变革,包括艺术语言和艺术生产方式的改变、意识形态的转向、话语权的扩散等等问题,都更要求我们在讨论未来时、在未来还没有到来的状态之下时所应秉持的基于未来的态度。

围绕“未来未来”的思想蓝图,我们邀请了五位中国青年影像艺术家,并由他们再各自邀请一位艺术家以此进行独立创作并展示。这10位青年艺术家,他们可以是站在时间之外的观察者角色,观察、记录时间之流中未来可能的存在。项目将最终呈现出他们各自的创作或思考成果。在这里,我们探讨的未来不仅仅是艺术的未来、你我的未来,更是在立足于对过去及现在之存在的肯定和认知下,我们作为共同体的未来、未来的未来。

——杨福东

虽然这件作品会有大荧幕播放的机会,但“指南”也是一件让每位观众在各自身处的日常环境中用便携移动设备观看的视频作品。它不需要观众进入特定展示区域,而是主动进入观众所处的地点,以一对一的形式参与到每个人的即时处境中,在不同地点带来不同观感。总之,“指南”与观者的环境和所面对的屏幕是一体的,像一个随时闯入的幽灵。它让观者发现自己与视线所及的切身周遭之间的裂缝,与他人之间的裂缝,与自我的裂缝,然后展示裂缝深处的秘密。

指南Guide_2020_07\\48\\\\

/导演/冯冰伊

深夜,床旁边的烤箱开着嘀嗒响的倒计时,一个女人在哭泣的等待“未来”,“未来”是男人的哥哥。今天是他的生日,他没有来。来了另一位女子,从烤箱中取出一根白骨,她带着这根白骨走入夜晚的林中,变幻莫测。

伤心蛋糕FutureBirthday_2020_10\\25\\\\

/导演/陈轴

《时针》,作品名英译版意为“时间之针”,是作者对“未来,未来”一语在时间概念层面的一份回应。影像中,时钟反复的滴答声贯穿整片,作者回溯其个人对于早期超现实主义短片电影的观看经验,并以此反哺到作品的基础构思。钟表盘、金属针、手机界面、眼球及眼睛符号等诸多意象相勾连,“未来是一种等待时间上的重复”一语以晦涩的词语排列方式在作品中重复出现,是作者对未来的一种发问,也是对此“发问”的一种方式的答语。

时针TheNeedleofTime_2020_04\\27\\\\

/导演/马海蛟

这部游走于回溯和想象,文字和移动影像之间的创作是基于电影的电影,也是将电影和电影装置(apparatus)再物质化的尝试。在一次去德黑兰的考察中,艺术家和共同写作者重访了在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中被焚烧的电影院“一条街”,他们把革命前的伊朗电影和电影院场所作为分析地缘政治和石油政治的透镜。文字、档案、移动影像、电影素材和声音被穿插在真实与虚构的叙述结构中,展现了“无声的”历史操纵以及后革命时期伊朗社会状态。战争、欲望与物质之间的纠缠指向一种人造的末世“失乐园”,同时也从历史层面向观众问询激进革命在哪些层面正在向当下扩散。

未完成的电影UnfinishedFilm_2020_23\\00\\\\

/导演/胡伟

阅读一段来自祖母失眠时刻的语音,临摹一次个人记忆在此刻的重建和短暂停滞;用手机在夜里记录岸边失神的人影,隔着湖水望见无限接近又无限遥远的城市景观逐渐消散。影片试图重构个体在时间中被遗忘和被边缘化的部分,并将可视化图像以外的表达延伸到现实的维度,通过影像身体内部的漫游,完成多次正负形之间的往返跳跃,抵达记忆的晦暗之地。

滞星FromDarkMatters_2020_17\\41\\\\

/导演/沈蕊兰

在1990年11月21日,我的爸爸为我留下了最早的影像。像是一个时空胶囊,承载着一段我所切身经历、却毫无记忆的时间。2020年8月22日,在你的第一张照片上,你是一块0.3x0.4x0.3cm的暗黑区域。我无时无刻不在想你,尽管大部分时候,我看不到你。这40周,是一段你我共同经历、却无法在未来被你记得的时间。我希望为你把这份回忆留下来。

给未来的回忆MemoriesfortheFuture_2020_07\\44\\\\

/导演/杨圆圆

这是一次追根溯源的尝试,也是一种内省式的影像。

日落指尖SunsetonFingertips_2020_32\\49\\\\

/导演/唐潮

在遥远的Photoshop中有一片神秘的像素星河。你可能很难发现,有一粒像素点正在平移。鼠标箭头会指出它。现在,你看到了它,请感受,这就是第一宇宙速度。让我们一起跟进度条同步,进入令人窒息的播放时空。

我在这,在这,在这,还有这,这,我是他们,它们,还有它们…。我蹲在树干上,就在你面前,伪装成了一只猴子,一只百目猴,真的很像。我选择了现在的这个皮肤,关闭了所有的毛孔和气味。来吧!你也来吧,选择一个皮肤,在我对面,我们一直在这,我们很安全,腿蹲麻了也不动。

我伪装起来了,就在你面前Guising.Infrontofyou._2020_10\\12\\\\

/导演/朱昶全

信息1:

两年前的今天,下午5点45分。

a、b、a’三个人,想用一根长度150米的黑色电线绕着房子画一个圆圈。

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患有恐高症的a产生了冲动的念头要从这边楼跳到对面楼。

恐高症激活了强迫症,a的神经亢奋想要跳跃,但是a的身体感到恐惧而不受指挥。

冲动和犹豫变成了这条黑色电线,把a绑在原地。

信息2:

一年前的今天,下午5点45分。

两指之间,缝。

新闻上说:这个名为「缝」的项目进入了最后一个礼拜。

之后,

项目志愿者‘b’将在实验结束之后,

………………

如果,

如果你也对「缝」感兴趣,

请你此刻专注的观看正在播放的画面。

用一只眼睛注视着距离「a-b」,同时用另一只眼睛注视着距离「a’-b’」。

一条名叫阿力的狗同时穿过距离「a-b」和距离「a\\-b’」。

算法让全景相机在屏幕里隐形,

而这条名叫阿力狗,

因为同时穿过距离「a-b」和距离「a\\-b’」,获得了启示。

阿力想:屏幕才是和人类共谋的最好伙计,但镜子不是。

镜子不做删除信息的行为,

在镜子面前,算法显现,

在镜子面前,算法显现,

人人都有必要储存一块镜子,

或者把镜子作为一个APP安装在心里,

点击App后屏幕上弹出一个窗口,窗口显示几个字:“心如镜”。

阿力获得了启示,

阿力获得了启示:

a-b,

a’-b’

a-b,

a’-b’

…………

信息3:

今天,下午5点45分。

一个展览的开幕现场,一台55寸电视机里播放的内容。

一锅烧开的清水,清水里投放了“nothing”。

信息4(信息未显示)

信息5(信息未显示)

信息6(信息未显示)

烟士披里纯第四章:缝Inspiredbytransliteration-ChapterFour:Cracks_2020_21\\00\\\\

/导演/李明

线_上_展_映_

未来未来

CEF青年实验影像计划

2021.01.20-

艺术家

冯冰伊/马海蛟/沈蕊兰/唐潮/朱昶全

陈轴/胡伟/杨圆圆/林科/李明

策展人杨福东

艺术总监陈友桐学术主持鲁明军

项目执行林奕珊助理策展李素超

过去、现在和未来总是以某种方式连接在一起,对未来的想象、预判和质疑也是对过去的回溯和对当下的审视。时间是我们无法超越和驾驭的未知,因此未来这一抽象的时间概念注定成了人类永恒的议题。今年世界范围内发生的种种事件都在不断更新着我们未来的图景,对未来的持续探索也是思想和生命推陈出新的过程。那么,未来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它是我们的未竟之事吗?对未来的讨论将趋向何方?

作为艺术的实践者,我们希冀通过推进关于未来的问题去启发和指引我们在艺术上的思考与行动。因此,对未来的设想促成了我们发起“未来未来——青年实验影像计划”。这一计划旨在聚焦新一代青年影像艺术家的创作和思考,以此为契机拓展实验影像的边界及其多种可能的未来。一方面,主题“未来未来”是对未来概念的进一步推进;另一方面,也对“未来”本身提出质疑和批判。这一原本隶属于时间线性的相对概念如今已被赋予了太多涵义。技术发展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变革,包括艺术语言和艺术生产方式的改变、意识形态的转向、话语权的扩散等等问题,都更要求我们在讨论未来时、在未来还没有到来的状态之下时所应秉持的基于未来的态度。

围绕“未来未来”的思想蓝图,我们邀请了五位中国青年影像艺术家,并由他们再各自邀请一位艺术家以此进行独立创作并展示。这10位青年艺术家,他们可以是站在时间之外的观察者角色,观察、记录时间之流中未来可能的存在。项目将最终呈现出他们各自的创作或思考成果。在这里,我们探讨的未来不仅仅是艺术的未来、你我的未来,更是在立足于对过去及现在之存在的肯定和认知下,我们作为共同体的未来、未来的未来。

——杨福东

参_展_艺_术_家_

冯冰伊_FENGBINGYI

冯冰伊,1991年出生于宁波,现工作生活于上海。2009年进入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2011年进入实验影像工作室。201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并取得优秀毕业作品金奖荣誉。2015年毕业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学院纯艺术(FineArt)专业并取得一等荣誉硕士(MAwithDistinct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