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香港 > 百姓生活 > 正文

2017香港电影里20个最美丽哀愁的瞬间

发布日期:2024/3/27 11:48:39 浏览:31

或许这座城市,从来都是忧伤,我们却只记住了它短暂的快乐。

《岁月神偷》剧照

作者:安宕宕

今天是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日,或许我们应该聊点什么。在海量港片里,那些经典的瞬间早已成为了集体记忆,而关于情义爱恨,这些对白亦成为了我们话语里的一部分。所以,在二十年后回望1997,我们到底该说点什么?

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样溜走,转眼回头看时,已匆匆数年。或许,今天的我们可以说说香港作为大都会的典范,给内地带来的无限惊喜与传奇。

上班狗如我,虽然每天拖着疲惫穿越三里屯的灯红酒绿,却感到莫名欣喜。尽管这个城市人流量大,生存挣扎,以至于无数人曾高唱“逃离北上广”大调,但“有一万的理由不选择北京,我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它”。

这就是一座大城市莫可名状的魅力。只有这样一个灿烂而蓬勃的都市才能接纳你,成全你。

说回香港。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到底为什么会喜欢香港?大概是因为惊喜。

人们喜欢大都会,是因为渴望传奇。香港,成就了传奇。如今的内地都市,想复制这样的传奇。香港有千面,每一面都是传奇。也许是因为他过于繁华了,你甚至用最浪漫的词都难以描述它,潮湿、浮躁、摩登、惊奇、励志、哀伤……终于到最后,我们放弃赘述,因为用这一个词足够了,那就是:香港。

但今天的香港,是另一个香港。

除去小马哥的风衣墨镜、义薄云天,赌神风姿绰约的黑超出场,笑傲江湖的慷慨之歌,除去《重庆森林》的喧哗骚动,《纵横四海》的激情豪迈......1997后的香港,是褪去了喧嚣浮华的片刻冷静,是烟花绽放后的平静夜空,是夜夜笙歌后的一个黎明破晓,是一曲浪漫悲歌的休止符,这样短暂的静默,却突然显得更加有魅力。

你看,1997以前“尽皆过火,尽是癫狂”,1997后,你从电影中窥探城市景象,却是大都会的另一面。它用了20年时间来蜕变成长,来寻找自身存在的意义。

这些探寻,都在这二十个精彩瞬间里了。

1997香港制造“英雄”

世界变幻得太快了,当你还来不及改变的时候,这个世界已经完全不同了。_《香港制造》

如果要以1997年作为时间节点,研究香港电影中的“身份”问题,陈果是香港一众导演中最值得研究的一个。除了在“回归三部曲”(《香港制造》、《去年烟花特别多》、《细路祥》)的情节中多层次地表现出底层人物的迷茫与坚韧,陈果电影中的主角身份构建错综复杂,也符合时代更替大背景下的港人集体困惑。

作为痴情于底层人物的导演,陈果的电影总是由几个底层青年完成所有的戏剧冲突。无论是走投无路而不得不叛逆的中秋(《香港制造》),还是随波逐流、置之死地才拥有偷生力气的家贤(《去年烟花特别多》),又或者童言无忌的阿祥(《细路祥》),他们都已被时代烙下沉重的印记,他们的叛逆、自由、搏斗皆来自香港本土生活的细枝末节,而这些无人问津的小人物,恰是陈果电影塑造的唯一勇者。

以《香港制造》为名,陈果拍的香港是少数派的香港,于情感、于气质,都在1997年给了这座城市新的补充。陈果拍的香港是内地观众不熟悉的香港,甚至是香港本土市民刻意忽略的香港,它代表的是苦涩而艰辛的部分,几乎和过去我们所认识的香港迥然相异,却丝毫没有丢失我们嘴边常念叨的“港味”。

1998去年烟花特别多

公平?这个世界有公平么?我家字典里的fair那页早被我撕掉了。_《去年烟花特别多》

香港电影在逆境里困兽犹斗,港片影迷同样对现状感到疲惫。彼此都力不从心的时候,恋旧的影迷不想把满腔热情贡献给此时的香港电影,烧尽乌托邦里最后一根木柴。更不忍为行将就木的香港电影提前献出几首单薄的诗。更无法跟随潮流成为下一个流派的追随者,于是只好跟上个时代的香港电影在记忆里相互依偎。

这样久了,回味当年香港电影粗糙的质感,就像回味着年轻时莽撞爱过的那个人,情事错综复杂,吻痕历久弥新。等到有天新电影破局,电影作者也在新尝试中占得一点位置,却发现新故事早已无法唤起当年的悸动。

时代向前了,技术革新了,香港电影不是复活,而是重新开始一段崭新的生命旅程。就像《去年烟花特别多》里说的“香港现在是个新婴儿”,过去的命运也烧尽在那场时代的大火中。过去的人,是过去的纪念品。

1999香港夜色温柔

怎么死,死在哪里,对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死在警局里。_《暗战》

《暗战》出生的年份非常微妙,是20世纪的最后一年——1999年。1999年,不仅对于银河映像,乃至对于整个香港电影来说,都是最为艰难的时刻。

《暗战》的香港城市速写,再没有行色匆匆的人流,这个空旷的城市略显寂寥。警匪游戏中,你会感到时日无多。颇为玩味的是,就是在这样一个极度压缩的时间空间内,两个主角反倒非常淡定,尤其是华,一种向死而生的状态,似乎在人生快要结束的时候,他反而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2000香港孤岛

想来想去,开不了头,也就算了。_《花样年华》

香港是潮湿而浮华的。从空间上来看,故事场景往往发生在灯火通明的夜幕下,寂寞的公寓、无人的街角、空荡荡的走廊、杂乱无章的卧室,似乎都能成为感情发生的必然场所。这也给了都市的红男绿女一个流动和藏身的机会,昏黄的灯光下产生暧昧,颓废的街边亦可调情,更有甚者可以在不为人知的黑夜躲进公寓,再到天光大亮时悄悄幻影移形。

在王家卫的电影里,很难分清地域,这种后现代爱情故事放在任何大都会,都有想象的空间。所以,他所描摹的香港,实际上是座无主之城。这里香港毫无地域特征:方言混杂,人种杂居,空间逼仄。

2001这个杀手太落寞

——你知不知道最近生意不景气?我们不可以这么挥霍?——那你就多杀几个人嘛,帮补一下。_《买凶拍人》

2002我是谁?

——我见的光,因为我是警察。——谁知道?_《无间道》

《无间道》是21世纪香港电影的第一部救市之作

以《无间道》为标志,往前是辉煌但质量粗劣的过去,佳片不断但掺杂着不少烂片,像市井杂乱的九龙街头,往后是日益精致,但逐渐减少产量的现在,像光鲜亮丽、摩登时尚的中环商场。凭一己之力,它未能挽狂澜于既倒,却揭开了港片下一个时代的序幕。从救市,到图存,《无间道》是一座里程碑。

天台《无间道》的标志性空间。提到本片的人,莫不津津乐道于两大影帝拔枪对峙的经典场面。天台位于香港四方商业大厦,高大的写字楼玻璃立面映射出高大、扭曲的人影,像镜子倒映出人扭曲的内心一般。远景,是蓝色的海湾和鳞次栉比的都市丛林。导演没有拍摄香港标志性的几座地标建筑,似乎有意回避真实地理空间,试图将故事的背景虚化为一座无名的大都市。香港逼仄、摩登的城市景观,也给了观众更多的解读空间。

2003难得糊涂

2003年SARS事件,让香港人经历了苦难,但《金鸡2》里,吴君如饰演的阿金身上的乐观精神似乎可以杀死一切病毒,让人们重获希望。她向我们传达着最简单的做人道理,隐忍吃苦、珍惜今日、难得糊涂、笑对人生。阿金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历经世事变迁后仍然执着单纯善良,小人物也能有态度、有风骨。

这是香港的独一无二。

2004香港九龙城

打人都没力气,还说是黑社会?_《功夫》

《功夫》中的猪笼城寨,无疑正是港九社区最破败的九龙城寨的投射。但是,周星驰镜头下的猪笼城寨被加上了一层温情的暖色调滤镜,这里的猪笼城寨几乎是一个田园牧歌式的存在。

从文化母体上来讲,《功夫》仍然关涉一个“寻找”的精神指向,不只是寻找真正的绝世高手,寻找黑暗社会的良善人性,也是在寻找香港迷失的身份。这种寻找的困惑尤其在经历“香港回归”情结的港人心中弥散,一旦无法将这种郁结排遣心外,拍摄怀旧电影就成了理所当然又行之必要的事情。

2005上海想象

这座城市不会老,因为每天都有人奔向灿烂的青春。_《长恨歌》

寻根,是关锦鹏作品的另一条主线。

他的电影生涯就像一段“上海寻根”历程,在他不断寻找历史事实的过程中,发现空白,再用想象填补。《阮玲玉》里寻找香港电影的根,寻找上海与香港在民国早期的双城互动;《胭脂扣》从旧上海穿越到60年代的香港,最终在印刷媒介中寻找出失落的灵魂;及至《长恨歌》,通过一位从未离开过上海的本土女性,观察这座流动的城市,在历史中寻找香港的身份认同,借上海境况暗喻香港,更指向宏大的时代变迁。

看他的电影,就像做一道完形填空,而正确答案就藏在微妙的上下文之间,待你去推敲。想象与事实之间的空白,关锦鹏都会填满。

2006以和为贵

在帮会里爬的高又怎样?赚钱嘛,别惹麻烦。_《黑社会》

杜琪峰有着极深厚的本土性,是地地道道的香港导演,在他的作品中,几乎每时每刻都充满着“香港性”。在其电影中,绝大多数故事发生地就是香港这座城市,街道、商场、茶餐厅等日常的场景成为电影人物的出场舞台。

以香港本土现实社会为基础,以香港电影传统的黑帮题材为切入,由一位热爱香港的杜琪峰做导演,没有比这样的组合更加“香港制造”了,本片对香港社会的观察之深入,以至于它甚至解释了一些华人社会共有的文化观念和权力结构。黑社会的故事成为了香港社会乃至中国社会的隐喻,对于这点,杜琪峰自己也有隐约的体会,“你可以视黑社会为中国人的耻辱,但也可以将它当成文化或者历史的组成部分”。这样的创作立意非常高超,也是整部电影最具有成就的地方。

2008浮城琐事

做人很难吗?有多难?_《天水围的日与夜》

“我是一个典型的香港人。”在一次采访中许鞍华这样说道。

时间的列车来到了香港回归的第二个10年,在“天水围”两部曲中,我们突然迷失了方向。没有霓虹灯光,没有繁华的街头,此前香港电影中的城市影像在此刻烟消云散,一时找不到出口和尽头。地理标志性的建筑被密集的高楼和随处可见的超市替代,体现地理差异性的语言也在此处被掩盖。我们不免疑惑,这还是香港吗?

2009无名者留名

欲求文明之幸福,必经文明之痛苦,这痛苦,就是革命。_《十月围城》

香港电影,囿于中西融合的文化社会环境与狭窄的香港城市文化,多是以娱乐为主的商业电影模式,究其娱乐的内核,却是观照现实社会,摹写港人生存环境与内心诉求,散发着社会阅读的模式。以往的许多港片,由于欠奉“可讲述的历史”,因此常常需要借助外部(内地等)来营造历史语境,讲述史实。

当涉及厚重历史题材的时候,就显得市井、小气、单薄、粗糙,很难拍出那种真实历史语境下的大气与深厚。《十月围城》,它不像那些一贯被称之为“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香港电影那样才华横溢、野蛮生长,而是一部制作精良、剧本精确、主题鲜明、场景高度还原、历史感厚重的合拍电影,是一次香港电影理念与内地人文背景的完美契合。

2010香港精英怀旧

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_《岁月神偷》

《岁月神偷》的故事发生

[1] [2]  下一页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