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香港 > 百姓生活 > 正文

香港电影人未来路:原地踏步或“一路向北”?

发布日期:2016/3/22 6:07:45 浏览:511

“其实香港是一个非常小的地方,香港是不应该有电影工业的。”在一次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采访时,就“北上的香港电影”话题,陈可辛如此说道。陈是香港导演,曾监制并执导了《金枝玉叶》、《甜蜜蜜》、《投名状》、《十月围城》等多部影片,其中,去年在内地上映的小成本电影《中国合伙人》票房突破5亿,而这也帮助陈可辛一举夺得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香港电影围城

陈可辛和叶念琛。

m1905电影网授权刊载3月16日报道“其实香港是一个非常小的地方,香港是不应该有电影工业的。”在一次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采访时,就“北上的香港电影”话题,陈可辛如此说道。陈是香港导演,曾监制并执导了《金枝玉叶》、《甜蜜蜜》、《投名状》、《十月围城》等多部影片,其中,去年在内地上映的小成本电影《中国合伙人》票房突破5亿,而这也帮助陈可辛一举夺得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当被记者问到“为什么不应该有电影工业”,陈可辛的回答是“香港的人口只有700万,撑不起工业,你去翻翻全世界,哪里有一个地方有700万人口可以有电影工业?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个市场是不够使到一个电影工业能发展的”。或许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陈可辛成了在香港著名导演中第一个将工作室从香港迁至北京的人。

当然,陈可辛的观点值得商榷,他既混淆了“工业”与“市场”的概念,也忽略了其实除香港700万人口之余尚有来自大陆、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数以亿计的消费人群。也就是说,香港作为华语电影一个主要的生产基地、公认的“东方好莱坞”,它供给着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华人需求,并且以专业的团队制作、多元的影片类型、高效的生产体系一度将香港电影推向巅峰、步入“黄金时代”。有数据表明,最高峰时香港电影年产300多部,观影人群近七千万人次,年均票房30多亿港币,是世界第二大电影出口基地;此外徐克、吴宇森、许鞍华等人引领香港新电影浪潮,让港片在商业和艺术上齐进步,名利双丰收。如果这都不算工业,那么,还能什么算是?

所以这必然引出一个话题,事实上,也解释了香港电影日后的走向,即为什么难续辉煌迅速没落了,香港电影人又为何开始纷纷“一路向北”了?理由很简单,原先支撑香港电影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黄金十年”台湾资金说撤就撤了,然后作为一大主要市场的台湾把美国好莱坞片额打开了,比例逐渐提高至98.6,余下不到2的份额才轮到港片,不止,还包括日语、韩语或其他华语电影。资金没了,市场少了,香港电影陷入困境。而给香港电影带来再一次发展机遇的“cepa协议”(全名为《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得等到2003年——也就是说,由盛转衰,香港电影此后经历了差不多十来年的衰落期。这表现为生产锐减、质量低下、票房惨淡、人才流失,虽然其中难得惊鸿一瞥,有像集结了四位香港影帝三位香港影后的《无间道》系列(可因为配额的限制无法进入内地市场),但总体而言,港片曾经盛景无可奈何已成回忆。

香港电影选择北上,这不是愿不愿意的事,而是为了生存下去,必须得做的事。前面提到,2003年,内地与香港签订“cepa协议”,此后经几次修订,确立了香港与内地合拍片享有国产片待遇,拍摄条件放宽,票房分成加倍;香港商人可以在内地投资影院,而港产片、合拍片的粤语版本,还能进入内地市场放映等等一系列待遇。正如香港电影发展局主席马逢国所说:“这是香港电影的机遇,自此合拍片比例骤升,香港电影人就业机会大增。”在你所能接触到的香港电影人中,几乎无一例外地持相同观点,而且时至今日,你会发现香港电影人的联系方式,要么有两个手机号码一个香港号,一个内地号;要么就是开通了微博或微信账号。总之,为了方便与内地加强联系。更有意思的是,当你拨通对方的号码,或者查看他的微博或朋友圈等,你会发现,很多香港电影人不是正在内地工作,就是在赶去内地开工的路上。历史轮回,香港电影久旱逢甘霖,而内地扮演着当年台湾的角色,人多、钱多、速来!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内地市场,无论从人才到资金到市场,其规模是昔日台湾根本无法比拟的。

一幅美好的愿景图是有,不过要知道,从蓝图到实现中间有很多鸿沟需要跨越。虽然“cepa协议”的签订促使香港电影人更好地“北上”,并且此次“北上”涉及电影产业链的各个方面,既有制片人也有导演,还有明星更有电影公司。但问题很快就暴露出来,尽管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本是同根生”,但“相处不适意”,北上初期,由于各自不同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在处事方式、工作机制、价值理念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势必导致在合作中常会有隔阂感,同时缺乏深入的沟通和必要的互信,矛盾、误会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当内地有钱的却外行的投资者冲着影视产业的“大有可为”“有利可图”,大量涌入后,外行粗暴地干涉内行,胡乱给意见,任意安插演员等事情的发生,导致香港电影人干脆“策略性”地给予两种回应:第一,北上就是来赚钱的,赚快钱,赚养老钱;第二,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坚守香港本土。

叶念琛(patrick)就是其中一个代表,他几乎以每年3~4部作品问世的频率向外界传达着其作为编剧、导演的身份和旺盛的创作力。他是香港中青年一代导演,和彭浩翔属于同时代,是香港少数后起的有思想的导演。其电影作品主题多数是青年三角恋爱情故事。其中代表作《独家试爱》、《十分爱》、《我的最爱》构成“爱情三部曲”,真正确立了“叶氏都市爱情电影”的品牌标签——在他的电影里,爱情是现实的、残酷的甚至让人“颠覆三观”,通常还以女性的视角重新审视与反思何谓爱情?

面对他的同行纷纷北上,他相对“保守”地选择了待在本土,或者说,他认为其作品有浓郁港味,土壤本就该在香港。在过去一年,他执导拍摄了《第一次不是你》、《沟女不离三兄弟》、《delete爱人》和某品牌微电影《好奇不灭》。这些电影均以香港为舞台,以爱情为主题,演员几乎来自香港本土。按照叶念琛的说法,拍这些戏,驾轻就熟,很多演员都是朋友,空的话来客串一下帮忙,取景在香港的各大街角巷尾,一般二三个月就能完成一部。而当被问及如何看待北上的话题,他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在言语间流露出其对内地投资人的一种审慎的态度。2011年,他曾执导过中港合拍片,但这也是他目前唯一部在内地公映的电影。

像叶念琛那样有想法懂商业够专业的香港导演不少,只是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这个数字、具体是谁,以及他们目前对北上的看法或计划。但像电影《狂舞派》的导演黄修平、编剧兼制作人陈心遥,在与他们的谈天中,是能很明显地感受到他们对内地市场充满期待。他们的这部小成本影片在香港上映以来反响不俗,号称“零差评”,并且获得了金像奖六个奖项提名。但可惜的是,在内地它只准在广东省内上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出于市场考量的“一路向北”上,香港电影人其实要做的还有很多。例如文化的转向,文化身份上从“香港人”到“中国人”转变,电影功能也从“娱乐至上”到“寓教于乐”转向;不同于香港,内地采用电影审查制度代替分级制度,香港电影在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内地的政策、文化环境。最典型的案例莫过杜琪峰的《毒战》。不难发现,以夺取票房为目的的香港电影在“北上”之后对题材的选择主要分为两类:大部分电影选择古装历史题材(如《投名状》、《西游·降魔篇》、《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等),中小成本电影则聚焦在都市现实题材(如、《超级经纪人》)。

但要幸喜地看到,融入香港电影元素后的内地电影市场,类型种类开始丰富,武侠、功夫、喜剧、警匪、惊悚、科幻、爱情层出不穷,表现手法也愈加成熟多元。整体呈一片欣欣向荣之势。2013年,国内电影总票房达217亿,而眼下2014年大腕云集、好片集结、佳品不断,据称是“大片之年”……且看“中港投拍,香港制造”又能交出怎样的答卷。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