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香港 > 旅游景点 > 正文

香港地王制造者恒基地产的资产转换平衡术

发布日期:2017/7/6 11:08:59 浏览:538

许永红、赵毅

近年接连抛售物业的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00012.HK,以下简称“恒基地产”)在香港土地市场“抢”了一块高价地。

5月16日,恒基地产以232.8亿港元竞得中环美利道商业地块,折合楼面价约50064港元/平方呎,无论是总价还是单价均打破了香港地价的纪录。约为53.9万港元/平方米(约合人民币47.7万元/平方米),成为香港总价和单价双料地王。

值得关注的是,在同一区域,恒基地产2016年刚以43亿港元出售了一座商业大厦——宝龙中心,今年将继续完成出售其所称的非核心物业,包括北京恒基中心、辉煌台商铺、观塘丽东酒店以及北角丽东轩酒店,总销售金额预计约70.24亿港元。

在这一进一出之间,恒基地产的资产转换策略成为了业界热议的焦点。有分析认为,出售资产所获巨额资金可“反哺”香港地王项目。

香港本土房企成抢地主角

资料显示,美利道商业地块位于中环商务中心,原为停车场和政府办公之用。该地块租期为50年,占地面积2880平方米,建筑面积介乎25920平方米及43200平方米之间。卖地条款规定,中标者不得拆售项目,这意味着以后只能整体出售或出租经营。

记者了解到,作为香港中环区内近20年来推出的首个优质商业地块,美利道商业地块一经推出便成为市场焦点,业内普遍看好其未来发展空间,预料投标者出价将较为进取。此前业内最高估值达223.2亿港元,与最终实际成交价格相差仅不到10亿港元。

此外,从公布的投标者来看,与业界之前所预料的内资房企主导的局面相反的是,香港本土房企成为了这次抢地大戏的主角。

参与此次投标的企业或联合体共有9家,内资房企仅有擅长商业地产运作的世茂,且是合资竞投联合体之一,其他则均为香港房地产市场的“老面孔”,除了恒基地产,还有长江实业、新鸿基、等房企。

中原地产测量师张竞达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此前美利道商业地块的市场预估价并不高,每平方呎楼面地价在3万~3.5万港元之间,也有逾4万港元。

“每平方呎楼面地价逾5万港元的最终成交价,我个人认为相对进取了。”张竞达指出,内资房企争抢写字楼项目可能性不大,因为他们偏爱资金回笼快的住宅项目。

对此,戴德梁行香港董事总经理萧亮辉告诉记者,美利道商业地块的成交价虽然比市场预期高了一些,但不算太离谱。他分析,目前中区(包括上环、中环及金钟)超甲级写字楼市场需求较为旺盛,待租率较低,而且未来四年中区没有新增供应。

在恒基地产副主席李家诚看来,“地块竞投的价钱合理”。他认为,香港中区的写字楼市场需求殷切,空置率非常低,租金可观。据其透露,该项目的总投资额逾260亿港元。恒基地产发布公告称,该项目将打造成一座地标商业大厦附设零售设施,预计将约于2022年落成。

中资机构争相赴港“抢位”

被恒基地产以高价收入囊中后,美利道商业地块的未来前景很快在市场上引发了争议。

美银美林指出,假设每平方呎建筑费为7000港元,项目整体造价将达300亿港元。以每平方呎月租140港元计算,此项目净租金毛利率为2。鉴于目前中环办公楼供应稀少,且租金已达历史高位,从投资回报角度来看并不吸引人,投资者反应或冷淡。而且,在5年建筑期内,恒基地产仍将面临资产价格调整的风险。

不过,相比机构大行的不买账,业内人士对香港新地王的前景较为乐观,而香港写字楼市场的强劲走势则为主要参照。张竞达认为,美利道项目所在的中区新增供应较为缺乏,吸引力较大。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莱坊董事及大中华区研究及咨询部主管纪言迅分析,未来项目的租金在170港元~200港元/平方呎/月才合理。从目前市场的上扬走势以及项目所处位置优越判断,项目建成后租金达到180港元或190港元应该没有难度。

据戴德梁行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今年首季度,中区甲级写字楼待租率为3.6,全港各区第二低,而超甲级商厦的待租率仅为2.8,创下2008年第三季以来的新低。租金方面,中区也以1.7的按季涨幅排在各区第二位,租金为122.16港元/平方呎/月,而超甲级商厦的租金则按季上升1.4至136.03港元/平方呎/月。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每季都出现负吸纳量的背景下,中区甲级写字楼租金的全年升幅依然高达8.4,而这主要是因为中资机构不惜高价“抢位”。

年初时,萧亮辉分析,中资机构在中区的租赁速度并没有放缓的迹象,预计全年租金将有3~6的升幅。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他认为中资机构的需求与去年一样,全年租金升幅接近6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近年来,中资机构加紧了入驻香港,而位处核心位置的中环则成为了首选。据戴德梁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内地企业占香港各区甲级写字楼总面积的比例达到11.7,相比2011年增加了3.1。此外,中资机构2016年在香港共租赁了40万平方呎的甲级写字楼,其中65位于中环。

萧亮辉透露,在中环,中资机构租用的写字楼面积占了整个中区写字楼面积约1560万平方呎的19。相比五年前的13,增加了6,“中区最近几年没有什么新增供应,中资机构过去五年在中环的吸纳量约90多万平方呎。”

今年资产出售或揽金逾70亿

事实上,在大手笔攻城略地之际,恒基地产同时也在频繁抛售物业获取大量资金。

记者梳理其近三年财报获悉,自2014恒基地产开始陆续调整或出售包括停车场、酒店、写字楼等商业投资物业,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其中,2014年出售一项深圳商业投资物业的50权益,以及一项香港商业投资物业和两间全资附属公司之全部权益。2015年仅出售若干整项投资物业,合共219个私家停车场泊位及若干自行车停放处。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丽东酒店也于2015年结业,计划重建转作写字楼用途。

时至2016年,恒基地产相继宣布出售香港金龙中心和北京恒基中心。在2017年,恒基地产也将出售辉煌台商铺以及观塘丽东酒店、北角丽东轩酒店。

恒基地产近年接二连三地抛售物业引发了各界的关注。在张竞达看来,恒基地产并非因为市场不好而低价抛售物业,而是用适合的价格出售物业回笼现金,以做其他方面的投资。张竞达同时指出,“此前的宝龙中心卖出的价格不低。”据悉,宝龙中心成交总价为43.48亿港元,而收益净额高达19.56亿港元。

此外,大和资本发表研究报告称,恒基地产投得美利道商业地块,反映了其追求资产转换策略,强化了租务收入及资产质素。

大和资本表示,截至去年9月,恒基地产出售资产已取得了114亿港元,资本化率约2,预计其以后将会继续出售更多资产,或能够完全覆盖美利道项目的投资。

记者了解到,恒基地产在2014年出售工商厦及商铺的收入约22.34亿港元,连同住宅销售,在香港的售楼收入达139.26亿港元。到了2016年,通过出售金龙中心、商铺以及工业单位等多项非住宅项目,恒基地产获得了48.11亿港元的销售收益,当年香港售楼收入同比上涨30。

此外,恒基地产在2017年还将完成出售多项非核心投资物业及酒店,其中包括北京恒基中心、辉煌台商铺、观塘丽东酒店和北角丽东轩酒店,销售金额预计共约70.24亿港元。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恒基地产出售物业的价格并不低,可见看好市场行情。以作价10亿港元出售的北角丽东轩酒店来看,大和资本分析,该价格相当于每个酒店房间估值320万港元,等于以3.3倍价钱出售资产,而且该酒店2016年亏损,三至四星酒店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香港地王制造者恒基地产的资产转换平衡术》相关参考资料:
香港地、香港地运、香港地优、恒基达鑫、恒基地产、恒基股份、恒基达鑫 新产品、恒基达鑫 新技术、恒基达鑫 发布会

最新旅游景点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