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香港 > 下设单位 > 正文

走进新南沙(二)⑤|讲好南沙故事,携手港澳共建湾区文化“枢纽港”

发布日期:2022/11/3 16:30:56 浏览:262

来源时间为:2022-11-02

走进新南沙(二)⑤|讲好南沙故事,携手港澳共建湾区文化“枢纽港”———访南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鲁辉

2022-11-0214:48:33来源:

广东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至好友和朋友圈

【编者按】国务院6月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下称《南沙方案》),9月19日,广东省委召开全省推进实施《南沙方案》现场会,对《南沙方案》实施进行研究部署、推动落实。作为方案落地的主战场,5个多月来,南沙区各局办、镇街采取了哪些具体落实行动?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联合广东海丝研究院继8月份策划推出第一季“落实《南沙方案》———南沙局办主要负责人访谈”系列专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后,近期推出第二季系列专题,邀请区人才发展局、商务局、投资促进局、卫生健康局、文广旅体局、港澳办等部门负责人畅谈落实《南沙方案》的最新构想与举措。今天推出第二季第五篇《讲好南沙故事,携手港澳共建湾区文化“枢纽港”———访南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鲁辉》,敬请关注。

近30年来,南沙从边陲小镇,成为了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以及《南沙方案》中提出的“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经济发展一日千里、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在区域开发建设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保护好文化遗存。”在南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鲁辉看来,南沙是一片历史悠久又新兴的热土,文化传承让城市有了发展脉络,前进的方向才会更加坚定,让新老“南沙人”有了精神归属,同行的步伐才会更加一致。

在贯彻落实《南沙方案》中,如何打造粤港澳文化交流门户?怎样建设好湾区文化“枢纽港”?鲁辉局长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从文化传承发展、文旅体产业融合两个维度展开介绍。

文化传承发展:读懂南沙,树立文化自信

南财记者: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南沙本土拥有山海涌田城等丰富的资源要素,但是作为一个2005年才设立的新区,要解读塑造好南沙的历史文化故事,区文广旅体局从哪些领域入手?

鲁辉:南沙的人类文明史可以追溯至4000多年前。在南沙区鹿颈村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商代、唐宋、明清四个阶段的文化堆积,以及广州地区最早、最完整的人类遗骸。但是,过去数千年来,这里生存环境恶劣,是文天祥笔下的“零丁洋里叹零丁”,长居于此的水上人家并没有留下丰富绚烂的历史文化遗产。南沙区域文化缺乏原创性、连续性是我们文化传承工作面临的棘手问题。

研究南沙历史文化不仅是为了南沙,更是为了读懂大湾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刘志伟教授在为《南沙历史文化丛书》作序中有非常精彩的概括:“我们在南沙大沙田区看到的,是一个更为宏大的历史场景,在这个场景中,南沙的生态从浩渺大海到沧海桑田,产业结构从耕渔饭稻到现代制造业蓬勃兴起,农业经营从粗放到精细再向生态农业发展,蛮荒岛屿上建起了世界大港,海面上万吨巨轮往来游弋,高速公路和高铁丛横贯通其中,这里是一部何等壮丽的大湾区历史。”

近年来,我们花大力气收集梳理南沙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脉络逐渐清晰。四海为家的疍家人有着延续千年的天后信仰,广州“一口通商”的特殊地位离不开南沙虎门炮台的加持,华侨和知青用青春和热血将万顷沙田变为天下粮仓……

可以说,我们今天看到的800多平方千米的南沙,绝大部分都是近200年来形成的沙田,一半功劳来自江河天然冲积,一半功劳来自世代南沙人勤劳围垦。南沙是一片历史悠久又新兴的热土,孕育了多元包容的海洋文化,也充满着开拓奋进的时代活力。

南沙自设区以来,城市发展进程很快,因此南沙的文化也是正在不断丰满、立体、变化,我们文化传承的工作也应该是一个持续挖掘、提炼、推广的过程。今年春节期间,南沙举办线上马拉松赛,精心设置了东涌镇大稳村瓜果长廊、榄核镇子沙村碧道、南沙街海滨路碧道、滨海公园、蕉门河两岸、横沥镇灵山岛尖、南沙湿地、大岗镇十八罗汉山、黄山鲁森林公园等9个打卡点。大赛共吸引了上万人报名参赛,线下共有4563人次打卡,通过文旅体融合的方式,我们为参赛者提供了更多走进南沙历史、体验南沙文化与风光的场景。

在南沙蕉门河上,常有市民进行皮划艇运动。

南财记者:您提到南沙与大湾区的联系,南沙的区域文化如何获得大湾区各地的文化认同?

鲁辉:在梳理南沙历史的过程中发现,“南沙人”不仅贯穿南沙的历史发展,其发展轨迹也与大湾区文明紧密相扣。“南沙人”最初叫法来源于鹿颈村先秦遗址发掘出来的“南沙人”,但随着对南沙历史文化的挖掘,“南沙人”形象的逐渐丰满,“南沙人”更是指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南沙人和南沙人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

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麦氏第十六代子孙麦必达南迁至黄阁,而后在大湾区乃至岭南地区开枝散叶,兄弟五人的子孙后代遍布广东东莞、中山、高州、清远,海南文昌、广西桂林等地及海外,如今珠三角各地麦氏后人都回到黄阁拜祭祖坟。

“南沙人”不仅体现在人脉的传承,更体现在人文的赓续。在“南沙人”的人文中,最具代表的是咸水歌百年传唱的疍家人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精神。疍家人在南沙历史文化中占主角无疑,长期的历史形象就是“水流柴,无祠堂”(粤语“水流柴”意为漂流在江水里的木柴,活在漩涡里打转,活在风浪中颠簸,身不由己),但越是没有退路,越要勇往直前,这是疍家人的精神。

冼星海就是疍家人,水上穷苦人家的生活经历让他对劳动人民有着很深的感情,他谱写的很多歌曲都是反映劳动场景,而他唯一献给母亲的歌,就是咸水歌《顶硬上》,成为疍家人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写照。一直看好南沙、投资南沙的霍英东先生也是疍家人,祖籍在广州番禺。在他的宏大计划中,南沙将建设成链接珠三角东西两翼、振兴珠三角、沟通内地腹地和远洋海港的理想之地。

新中国成立之后,多批东南亚归来的华侨、城市中学来的知青,都涌入南沙的万顷沙田,投身沙田开发和岛屿山边围垦耕地的事业中。在龙穴岛,港口、船厂的工人们,掌握着世界先进、全国领先的技术,用双手推动着南沙港口物流业、造船航运业前进,加速与各区域经济腹地的共融发展。“南沙人”更指为南沙建设做贡献的每一份子。他们有粤港澳各行各业的 ,也有默默付出的平凡南沙人。

为讲好“南沙人”的故事,南沙举办了一系列“南沙人”特色文化品牌活动。

如今,南沙实际管理人口已超过120万。南沙有着包容、开放的海洋文明基因,独具魅力,这让很多人来到南沙,就会爱上南沙。在落实《南沙方案》中,我们也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发挥政府示范引领作用,激发社会力量推进南沙文化建设,让大家来到这片热土,就能够读懂南沙、爱上南沙、推介南沙,成为“南沙人”。

因此,为讲好“南沙人”的故事,并为大湾区文脉追踪溯源,打造文化交流纽带,去年,我们开始推动“南沙人”特色文化品牌项目,围绕“八个一”目标,举办了一系列“南沙人”特色文化品牌活动,例如演出《大海的回声》舞台剧、出版首套南沙本土文化书籍《南沙历史文化丛书》、召开“南湾潮起、沙鸥翔集”南沙人特色文化品牌论坛、举办文创大赛等,均取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

文旅体产业融合:推介南沙,提升文化影响力

南财记者:“来到南沙,就会爱上南沙”,如何让新老“南沙人”深度参与南沙建设,推动南沙发展?

鲁辉:我们“八个一”项目之一的南沙区文创大赛,是促进南沙与港澳文旅商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实践。文创大赛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举行,连续两届都以“这礼最南沙”为主题,从“南沙人”和“南沙文旅”两个抓手切入南沙文化。首届大赛就收集到了三地青年设计师500多份参赛作品。在年轻人的心目中,“南沙人”IP可以是鸟、渔民大叔、疍家妹、外星人等多种全然不同的形象。

在首届南沙文创大赛中,粤港澳三地青年设计师围绕“南沙人”IP进行设计创作。

在评审过程,“冰墩墩”设计团队负责人曹雪等行业领军人物作为专家评委围绕参赛作品、文化解读、文创产品设计等诸多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赛连续两年邀请奥运冠军、广州市南沙文化会会长郭晶晶担任大赛监事,进一步扩大了活动影响力。

通过半年时间,三地的青年设计师走进南沙景区、走进乡村、走进企业,用多元的眼光解析南沙文化,从不同的角度打磨南沙文化。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我们希望越来越多来自社会各界的群体,关注并且参与探讨南沙文化,汇聚各方思潮在南沙碰撞出多彩的火花,一起来深度挖掘南沙人的历史、提炼南沙人的精神,让南沙的地域文化更加立体丰富,让南沙的城市形象更加鲜明、具有生命力。在这个过程中,推动人文湾区建设,这也是南沙建设湾区文化“枢纽港”的优势所在、目标所致。

未来,我们还将持续拓宽文创大赛的外延,加强南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地之一的建设,让这里成为粤港澳青年艺术人才的储备之地,成为设计产业链服务于湾区的传播之地。

在《南沙方案》中,南沙要打造粤港澳优质生活圈,区文广旅体局要做的事情就是提升新老“南沙人”的幸福感。近年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文旅体阵地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共享,建设了南沙体育馆、少年宫、图书馆等大型文化设施,打造了南沙区旅游信息咨询中心 24小时智慧书房新型文化旅游空间,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培育起了网球、帆船、皮划艇、高尔夫球等特色体育项目,另外,我们的国际网球运动中心目前已是粤港澳大湾区红土球场最多的网球中心,并达到了举办大型国际硬地、红土网球赛事场地标准。我们将大文化、大旅游、大体育资源融合,这也是南沙文旅体产业发展的基础。

南沙近年培育起网球、帆船、皮划艇、高尔夫球等特色体育项目,上图为南沙国际网球运动中心俯瞰图。

南财记者:南沙近期印发《广州市南沙区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是否也是“大文化、大旅游、大体育资源融合”的发展思路?

鲁辉:全域旅游是将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公共服务优化、综合统筹管理、整体营销推广。今年7月,南沙印发该方案,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各部门齐抓共管、各行业融入其中、全城居民共同参与的体制格局,凝聚起全域旅游发展的强大合力。

南沙要打造成为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必须依托邮轮母港。邮轮经济是南沙近年来一大特色,这里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邮轮母港。南沙邮轮旅游业务自2016年开展以来,南沙邮轮航线覆盖中国香港、日本、越南、菲律宾等12个目的地,是国内东南亚航线最多的邮轮港口之一。

但是,南沙要成为旅游目的地,必须将母港发展为访问港,开发若干条精品岸上游线路,带动区域文旅产业经济。南沙呈现在世界各地游客面前的,必须是通过整合类型多样的资源,形成的一个整体的城市文旅体验。

接下来,南沙区将以全域旅游为发展理念,以编制《南沙区创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2-2026)》为统揽,逐步实施“多规合一”,统筹谋划交通路网、市政建设、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以及乡村建设等工作,建立覆盖全域、衔接紧密的文旅规划体系,完善全域旅游空间布局。

深受海洋文化滋养的南沙,打造的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地也是更加包容、多元化的。近年来,南沙发挥门户枢纽优势,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商旅融合不断深化,推出了包括水鸟世界生态园东南亚竹文化艺术馆等特色项目。南沙近期还将重点推出“广州南沙RCEP文商旅融合创新产业合作园”项目。这也是南沙与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成员国的国际交往合作平台

[1] [2]  下一页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